找到相关内容14209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社会转型期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

    的精神生活领域,更导致个体心性结构中的宗教性的衰退。这一过程涉及两个方面:一是社会世俗化,即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,社会制度日益理性化,宗教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逐步滑向边缘化:二是宗教自身...

    马晓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3280615.html
  • 人涅盘之后的境界怎么样--星云大师

    最高的理想。 涅盘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的。 涅盘是人类思想最深究的探讨。 涅盘是最真实,最有价值的人生。 涅盘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。 涅盘是快乐之境、幸福之地。 涅盘是宇宙之源、万物之本。 涅盘是常乐我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05480665.html
  • 佛教早期在华传教主体之研究

    信佛者甚众。从根本上讲社会的黑暗为佛教传播提供了温床。对此梁启超先生亦有论述:“季汉之乱,民疾已甚,喘息未定,继以五胡。百年之中,九宇鼎沸,有史以来,人类惨遇,未有过于彼时者也。一般小民,汲汲顾影,旦...

    张晓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5880819.html
  • 僧侣自我转化经验及其自我观之叙事研究

    24。   林竺陵(民90)。禅宗净观觉行之心灵教育思想与实践。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。   林宜璇(民85)。人间佛教与生活实践: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。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。...

    陈佩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080928.html
  • 水月法师的因明成就——心气沉定 深入论藏

    五分作法自然比不上希腊的形式逻辑在人类思维发展层次上的地位。水月法师既寄希望于数理逻辑血液渗透因明,又会提出五分论式“可抽演为符号逻辑”(演绎逻辑)的显然错误的见解,显欠考虑。   9.关于孙文学说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51081341.html
  • 儒释道与中国茶文化

    绝不强加于人的心态,恰恰是人类的个体之间、社群之间、文化之间、宗教之间、种族之间、姓别之间、地域之间、语言之间、乃至天、地、人、物、我之间的相处之道,相互尊重,共存共生,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宇宙...菩萨所有功德,皆悉俱足。”其实,人类用“香料”作为祭祀、香赏、礼仪等场合,历史久远,它对人的精神、情趣、境界有明显的作用。屠隆的《考磐馀事》,不仅描述了它的功用,还结合了“啜茗”来加以阐明:   香...

    赖功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2081413.html
  • 云林县寺庙观音造形之探讨

    王宜娥《道教与艺术》,(台北市,文津出版社出版,1997年5月1刷)   尹建中编《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专刊第十种民间技艺人材生命史研究》,(台北,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人类学系,1988年8月出版) ...

    赖淑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5682837.html
  • 《时轮根本摄续》及其气功医学

    身材高大,较赡部洲人身长一倍。赡部州是人类居住的地方。牛货洲是受用如意牛之洲。密宗认为,居住俱卢洲的人在临死的七天以前,从天空发出非常刺耳的声音,说:“你要死”,因此名叫俱卢,意为不可爱音。   ⑨...

    许得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50382963.html
  • 死亡的艺术——慧律法师

    谈谈死亡方面的看法以及圣贤的修行。 在座诸位,有人对人生的缺陷一直抱怨,甚至有的人,他的生命充满了沮丧。因此,对那位博士系主任所谈到的“人类的生命是掌握现在,承先启后,继往开来,而能够得到真正生命的意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85783377.html
  • 略析《佛性与般若》在牟宗三哲学思想进展中的位置

    。分别说和非分别说一对观念本来来自佛教,但牟先生认为人类的整个思考历程,大体都可以概括在分别说与非分别说这两种模式之下。这一讲最后阐明天台规定圆教的独特模式如下:「天台宗用非分别的方式开决了分别说的...

    程恭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41083473.html